国际刊号ISSN:1009-8852 | 国内刊号CN:12-1319/G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内燃机构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2021.08.1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乎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通过政治课来完成,还需要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专业课。在具体实施层面,则要大力推进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内燃机构造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必要性

目前,内燃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三个严重问题

首先,当代大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同度很高,但在履行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失[2],其突出现象为:创新和探索精神缺乏,拘泥于常规,对问题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缺乏批判精神;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课程作业、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抄袭现象普遍,甚至为了获得学位,抄袭、剽窃、买卖毕业论文的作假行为也屡见不鲜,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而现实中,由于受到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唯快和唯数量的价值导向、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以及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敬业精神、实践精神的严重缺失,与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工匠精神相去甚远。

尤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媒体大肆宣传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在社会上营造出一种内燃机马上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氛围,让很多大学生感到迷茫,也造成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内燃机专业报考人数偏少的现象。而实际情况是,虽然电动汽车是我国大力支持的汽车发展方向,但国家同样支持高效节能的内燃机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3]。同时,就业市场上内燃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巨大,薪资待遇也普遍较高。技术在推进,人才是根基。因此,要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汽车行业,坚决避免内燃机人才断层。

二、内燃机构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树立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影响力。教育者先受教育,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任课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掘并运用内燃机构造课程中包含的思政教育要素,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同时,还要积极前往企业一线实践,着力培养自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二)课堂教学改革

实施内燃机构造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讲授第〇章“总论”中汽车及汽车工业发展时,重点介绍我国汽车工业自2009年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大关、跃居世界第一后已连续8年蝉联世界第一,以及国内各大车企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扩大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的情况(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全部股权及戴姆勒部分股份);讲授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时,提醒学生缸盖安装时的力矩要求和安装顺序要求将会极大影响内燃机性能,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讲授第五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中高压共轨喷射系统部分时,介绍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打破世界三大燃油系统公司垄断,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共轨系统的相关情况;讲授第七章“发动机有害排放物净化系统”时,以大众汽车公司接受美国环保署柴油车尾气检测时利用软件作弊并最终支付天价罚款的“大众排放门”事件为反面事例,教育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还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利用课间组织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超级工程》、《跨越中国制造》、《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纪录片并交流心得体会,向学生全方位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以及大国工匠凭借平凡的双手所缔造的一个个神话。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并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积极转化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锤炼自身本领、投入伟大祖国建设工作中的实际行动。

(三)实践教学改革

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充分领会“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四点内涵,未来真正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精造”。具体措施如下:

1.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相关操作问题,实验中精细操作,实事求是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后按原样恢复实验台,并现场撰写、提交实验报告,杜绝抄袭现象。

2.发动机拆装实习: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步骤,正确使用工具对发动机实施拆解,并将拆解下的零件按相对位置关系摆放整齐;安装过程中要求所有零件能够正确安装到位,并将发动机顺利起动;每天实习结束时将全部工具清理干净后有序摆放,并现场撰写、提交实习报告,杜绝抄袭现象。

3.专业实习:前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柴油机总公司等省内知名汽车和内燃机企业,了解我省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投身汽车行业的热情。

4.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改变以指导教师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提高专业知识储备,从而有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欲望;鼓励学生将创新思想付诸于实践,并在科创活动中自觉承担责任,重视团队协作及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

(四)教学评价改革

切实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1.第一堂课请学生填写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愿景(含德育一项),最后一堂课请学生填写本课程的学习评价(包含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范畴。

2.以近年来我国汽车和内燃机研发制造领域的突出成就为主题,以小组形式做PPT并在课堂上交流,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范畴。

3.期末考试最后一题,结合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浅谈学习本课程对自身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思政教育融入内燃机构造课程教学过程,必将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环境,突出培养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培育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本专业学生真正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积极投身于汽车行业,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向更高水平迈进。